網絡犯罪層出不窮,從另一側面印證了世界越來越離不開網絡。這一點在商業上體現得尤其…
近來暑消秋涼,網絡風平浪靜,一派節前和諧景象。但網絡可能無聲無息,卻從不寂寞。9月28日,有媒體總結了今年的部分網絡流行語,并從調侃、批評、追問等角度,將流行語解讀為一種網絡草根民意表達。入選的流行語包括.“很黃很暴力”,“很傻很天真”,“哥吃的不是面,是寂寞”,“我是出來打醬油的”以及“不拋棄不放棄”等。
迷戀互聯網一直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,“網癮”就是一個顯著把柄。本周有報道稱“網游爆發的代價,千萬網癮少年90%沉迷網游”。有專家預測,未來10年,將有上百家網游企業上市,是目前的10倍。另一方面,90后年輕人則反駁,“網癮”是上一代強加在他們身上的“病”。
展望未來,傳說中互聯網新的增長點—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)—正朝我們走來,褪去傳說的外衣,進入現實。物聯網的定義是: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,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。國際電信聯盟2005年一份報告曾描繪“物聯網”時代的圖景: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;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;衣服會“告訴”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,冰箱會自動提供購物清單等等。
物聯網概念1999年誕生,卻是經美國總統奧巴馬之口得以普及,新能源和物聯網,不但是全球經濟的新引擎,也是奧巴馬許給美國選民的未來。9月27日,國內也有報道稱“物聯網的春天已經到來”,物聯網掘金潮流正處于突圍的前夜。此前也有專家放言“與計算機、互聯網產業不同,中國在‘物聯網’領域享有國際話語權”。
政府網站:信息孤島
龐大的政府網站被稱為“信息孤島”,并非始于本周,本周只是有了新例。據《中國電子政務藍皮書(2009)》,截至2008年底,中央部委網站的普及率達到96.1%,省市政府網站普及率為100%,甚至部分地區連居委會都有自己的網站,此外,政府還建設了包括經濟、金融、鐵道、稅務、災害防御等12個國家級政府信息系統。僅從政府采購的角度,即軟件、電腦和服務器等硬件、光纖鋪建等,最保守的估計,每年費用上千億,投入巨大,但產出偏低。其后果是,電子政務陷入一個怪圈,投入越高,部門壁壘越森嚴,信息共享越困難—這些獨立又封閉的系統彼此之間難以互聯互通,成為一個個縱強橫弱的“信息孤島”。大部分政府網站重建設輕應用,在線辦事與公益服務項目明顯滯后。社科院一項調查顯示,64%的受訪者對政府面向公眾的電子政務實效不滿。
9月28日,《東方早報》報道“今日起至10月底,市民可登錄‘中國上海’政府門戶網站對市政府實施項目提出建議。市政府辦公廳將會同市有關職能部門及時進行分析、論證,并采納符合立項條件的建議。”并稱“此舉可進一步提高市政府實施立項工作的透明度和市民參與度。”可算是“信息孤島”偶爾開放以示“壁壘森嚴”的一個最新例子。
一些“信息孤島”是現實,另一些則在政客心中。近日美聯社報道,美國國會正在爭論政府在保護網絡安全中的角色。美國參議院一個委員會在討論保證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方法時,有人提出,在發生緊急情況警報時,可授予美國總統關閉互聯網的權力。對此,企業領導人和隱私支持者很快提出了反對意見。他們說,政府決不能控制互聯網。
網絡犯罪:花樣百出
本周有關網絡犯罪的報道明顯增多,僅9月28日一天就有數例案件曝光。
廣州媒體報道,近日,深圳南山警方協同北京警方成功破獲一起高科技犯罪案件,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名,其中5名為IT業界精英,一人還擁有中科院博士學位。
四川媒體報道,9月26日,四川省眉山東坡區警方通報,警方成功偵破省公安廳督辦的系列網絡詐騙案:詐騙團伙先后作案51起,詐騙上百網民共計30.2萬元。目前,6名嫌疑人已被刑拘。該詐騙團伙的犯罪手法,主要是利用假造的購物網站低價引誘網購手機,騙取網友購物資金。
北京媒體則警告公眾,“購物網站掛馬,上網購物須當心”,稱“十一”黃金周期間,黑客們已經把目標瞄準了眾多的旅游、購物類網站。殺毒軟件公司發布的預警顯示,在截獲的掛馬網址中,“JA蠕蟲下載器”格外需要留意,它是一個具有極強攻擊力、破壞力、傳播力的惡性感染型病毒,嚴重威脅用戶電腦安全。
網絡犯罪層出不窮,從另一側面印證了世界越來越離不開網絡。這一點在商業上體現得尤其明顯,繼傳統網購之后,近日網絡調查顯示,有房地產中介公司,高達64%客戶是通過網絡達成交易,網絡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彰顯無遺。網絡交易帶來的好處,在網店相對發達的浙江,連基層政府也食髓知味,感知并付諸行動。為緩解失業,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,9月23日,杭州上城區政府網站發布居家就業補貼辦法,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網上開店、網站制作等家居就業人員每月補貼200元。